你以为新家的味道只是新装修味? 那可能是甲醛在作祟!每次走进刚装修完的房间,那股刺鼻的气味可不是什么新鲜空气,而是潜伏在家具、地板、涂料中...
订购热线:4008838010
立即咨询装修合同里的甲醛盲区
大多数业主签合同时,注意力都集中在工期、付款方式、材料品牌这些显性条款上。但你知道吗?90%以上的标准装修合同对室内空气质量只字未提!等到验收时才发现,想维权都找不到依据。
"我们用的都是环保材料"——装修公司最爱打的擦边球。环保材料≠****!当多种材料叠加使用,甲醛释放量可能远超安全标准。更可怕的是,有些公司会在合同中玩文字游戏,把"环保材料"定义为"符合国家生产标准",而非"室内空气质量标准"。
必须补上的5大甲醛条款
检测标准条款:明确要求验收时按照《室内空气质量标准》(GB/T18883-2022)检测,甲醛浓度≤0.08mg/m³。别被装修公司忽悠用《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》(GB50325-2020)的标准,那个是工程验收用的,数值放宽到0.07-0.08mg/m³!
检测机构条款:指定具有CMA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,费用由谁承担要写清楚。千万别让装修公司自己找检测机构,你懂的..."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"的把戏太常见了。
超标处理条款:必须写明如果检测超标,装修公司需负责治理直至达标,并承担期间业主的住宿费用。很多业主吃亏就吃在这里——合同只写"负责治理",没写治理不达标的后续赔偿。
材料环保条款:不仅要写"使用环保材料",还要具体到每种材料的甲醛释放量标准。比如板材要符合ENF级(≤0.025mg/m³)或E0级(≤0.05mg/m³),别让"环保"变成空头支票!
质保期条款:甲醛释放是个长期过程,合同要约定空气质量质保期(建议至少1年)。发现超标装修公司必须免费处理,这条能治那些用劣质材料的无良商家。
签完合同还要注意这些
别以为合同签完就万事大吉!材料进场时要逐一核对,看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。曾有业主发现装修公司偷偷把E0级板材换成E1级,差价就被私吞了。
验收时一定要做密闭12小时后的检测,有些公司专挑通风后检测蒙混过关。记住:国家标准要求检测前密闭12小时,温度控制在23-28℃之间,这才是真实居住环境下的空气质量。
如果装修公司拒绝补充这些条款,别犹豫,换一家!连甲醛条款都不敢写的公司,要么专业度存疑,要么心里有鬼。毕竟,家人的健康可比省那点装修钱重要多了,你说是不是?